韩事秦三十馀年,出则为捍蔽,入则为席荐,秦特出锐师取韩地,而随之怨悬于天下,功归于强秦。且夫韩入贡职,与郡县无异也。今臣窃闻贵臣之计,举兵将伐韩。夫赵氏聚士卒,养...
臣非非难言也,所以难言者:言顺比滑泽,洋洋纚纚然,则见以为华而不实。敦祗恭厚,鲠固慎完,则见以为掘而不伦。多言繁称,连类比物,则见以为虚而无用。摠微说约,径省而不...
国无常强,无常弱。奉法者强则国强,奉法者弱则国弱。荆庄王并国二十六,开地三千里,庄王之氓社稷也,而荆以亡。齐桓公并国三十,启地三千里,桓公之氓社稷也,而齐以亡。燕...
臣闻不知而言不智,知而不言不忠,为人臣不忠当死,言而不当亦当死。虽然,臣愿悉言所闻,唯大王裁其罪。 臣闻天下阴燕阳魏,连荆固齐,收韩而成从,将西面以与秦强为难,臣窃...
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;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齐谐者,...
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;已而为知者,殆而已矣。为善无近名,为恶无近刑。缘督以为经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养亲,可以尽年。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...
骈拇枝指,出乎性哉!而侈于德。附赘县疣,出乎形哉!而侈于性。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,列于五藏哉!而非道德之正也。是故骈于足者,连无用之肉也;枝于手者,树无用之指也;多...
南郭子綦隐几而坐,仰天而嘘,嗒焉似丧其耦。颜成子游立侍乎前,曰:何居乎?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今之隐几者,非昔之隐几者也。子綦曰:偃,不亦善乎而问之...
将为胠箧、探囊、发匮之盗而为守备,则必摄缄、縢,固扃、鐍,此世俗之所谓知也。然而巨盗至,则负匮、揭箧、担囊而趋,唯恐缄、縢、扃、鐍之不固也。然则乡之所谓知者,不乃...
子墨子言曰:古者民始生,未有刑政之时,盖其语人异义。是以一人则一义,二人则二义,十人则十义,其人兹众,其所谓义者亦兹众。是以人是其义,以非人之义,故文相非也。是以...
君子战虽有陈,而勇为本焉。丧虽有礼,而哀为本焉。士虽有学,而行为本焉。是故置本不安者,无务丰末。近者不亲,无务来远。亲戚不附,无务外交。事无终始,无务多业。举物而...
子墨子曰:方今之时,复古之民始生,未有正长之时,盖其语曰天下之人异义。是以一人一义,十人十义,百人百义,其人数兹众,其所谓义者亦兹众。是以人是其义,而非人之义,故...
入国而不存其士,则亡国矣。见贤而不急,则缓其君矣。非贤无急,非士无与虑国,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,未曾有也。 治国而不优待贤士,国家就会灭亡。见到贤士而不急于任用,...
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: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。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。五入必而已,则为五色矣。故染不可不慎也。 墨子说,他曾见人染丝而感叹说: (丝)染了青颜料就变成...
子曰:里仁为美。择不处仁,焉得知? 孔子说: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,是最好不过的事。选住址不顾环境,哪算聪明? 子曰: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...
子曰:先进于礼乐,野人也;后进于礼乐,君子也。如用之,则吾从先进。 孔子说:平民因学习优秀而获得官职。贵族因世袭了官职而去学习。如果我用人,就用平民。 子曰:从我于...
孟子见梁惠王。王曰:叟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 孟子对曰: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义而已矣。王曰何以利吾国?大夫曰何以利吾家?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?上下交征利而国危...
庄暴见孟子,曰:暴见于王,王语暴以好乐,暴未有以对也。曰:好乐何如? 孟子曰:王之好乐甚,则齐国其庶几乎! 他日,见于王曰:王尝语庄子以好乐,有诸?王变乎色,曰:寡...
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 孔子说:经常学习,不也喜悦吗?远方来了朋友,不也快乐吗?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,不也是君...
子曰: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 孔子说:管理国家要以身做则。如同北极星,安然不动而衆星绕之。 子曰: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思无邪。 孔子说:《诗经》三百...